佛学大辞典
接口调用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三德

摘自:佛学大词典

(一)指大涅槃所具之三种德相,即:法身、般若、解脱三者。依南本涅槃经卷二载,三德犹如伊字三点(悉昙伊字为凕)或摩醯首罗(大自在天)之三目(觌)。又据大乘义章卷十八载:(一)法身系指一切存在本来具足之真如,或指以功德法完成之身。(二)解脱即脱离烦恼束缚之谓。(三)般若则指悟之智慧。此三者,三即一,一即三;而在因位时,称为三佛性;在果位时,称为三德。又于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上,将‘摩诃般涅槃那’译为‘大灭度’,此系以‘大’为‘法身’,以‘灭’为‘解脱’,以‘度’为‘般若’。此外,由于因、果之相对,故三德亦有顺逆两种之别,所谓顺三德,即:正因佛性之果成就法身之德,了因佛性之果成就般若之德,缘因佛性之果成就解脱之德。反之,若由转‘苦’成就法身德,由转‘惑’成就般若德,由转‘业’完成解脱德,则称为逆三德。
 依天台宗,三德之说曾出现在法华经以前之诸经,但法华圆教之三德系非纵非横、非三非一,可说大异于前说。同时此三德亦可配于三菩提、三佛性、三宝、三道、三识、三般若、三大乘、三身、三涅槃等。此外,据摄大乘论举出,转五蕴可成三德,即:转色蕴可成法身德,转受、想、行三蕴可成解脱德,转识蕴可成般若德。[摩诃止观卷三上、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一、金光明经玄义卷上、法华玄义卷五下]
 (二)指佛果位所具足之三种德相,即:智德、断德、恩德。据佛性论卷二所举:(一)智德,指其所具之德,乃是从佛之立场观察一切诸法之智慧。(二)断德,指灭尽一切烦恼惑业之德。(三)恩德,由于救度众生之愿力,而予众生以恩惠之德。以上三德配于法、报、应三身,同时智、断二德具有自利、自行、自觉之内涵,而恩德则具有利他、化他、觉他之内涵。华严经疏卷十二(大三五·五八九下):‘佛种不断,有何相耶?谓成三德。救护众生,成就恩德;永断烦恼,成于断德;了知诸行,成于智德。’[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弥勒上生经疏卷下] 更多:https://www.bmcx.com/
 (三)指一切事物所具之三种性质。即:(一)萨埵(梵sattva ),表示勇健之德。(二)剌阇(梵rajas ),表示尘坌之德。(三)答摩(梵tamas ),表示闇钝之德。此系印度数论学派所提倡,见金七十论卷上。此三德依序译作喜、忧、闇,或勇、尘、闇,或贪、嗔、痴,或乐、苦、舍,或黄、赤、黑,或染、粗、黑等。即二十五谛之第一谛(自性冥谛)所具之德。此德能生各种善恶美丑之物。此外,除神我谛以外,其余二十三谛皆兼具此三德。[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
 (四)又作三种圆德、三圆德。指如来所具之三种圆满德相,即:(一)因圆德,谓如来之因行圆满具足。因行有四修:(1)无余修,福德与智慧二种资粮具修无遗。(2)长时修,经三大阿僧祇劫而不倦。(3)无间修,精勤勇猛,无刹那废修。(4)尊重修,恭敬所学,无所顾惜,修而不慢。(二)果圆德,谓如来之果德圆满具足。有四德:(1)智圆德,具有无师智、一切智、一切种智、无功用智四种。(2)断圆德,具有一切烦恼断、一切定障断、毕竟断、并习断四种。(3)威势圆德,即于外境化变住持之自在威势;于寿量若延若促之自在威势;于空、障、极远、速行、小大相入等自在威势;令世间种种本性法尔转胜之希奇威势。或于难化而必能化;于答难必决疑;立教必出离;于恶党必能伏之四种威势。(4)色身圆德,具众相、具随好、具大力、及内身骨坚固,超越金刚,外焕神光,踰百千之日。(三)恩圆德,谓如来慈悲哀愍之德圆满具足,永远解脱三恶趣与生死之苦,亦令众生安住于人天之善趣与三乘。[俱舍论卷二十七、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七]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诚华便民查询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联系我们
接口调用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4 便民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0022420号-1 闽B2-20210351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