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接口调用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大词典

(一)悉昙字凕(i)。又作亿、缢、益、壹。悉昙十二摩多(母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一)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解伊字为‘一切法根不可得’之义;文殊问字母品解释为‘诸根广博声’之义;方广大庄严经卷四解释为‘诸根本广大声’之义。以上所指之‘根’,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此六根之体遍至法界而不住,乃绝对本不生者,故称为‘根不可得’。此伊字系由梵语indriyam(音译为因侄利炎,意译为根)之字首 i 而来,故伊字又称‘根之伊字’。(二)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八所举,伊即是佛法,梵行广大清净无垢,比喻如满月。[佛本行集经卷十一、文殊师利问经卷上、大日经疏卷十四] 更多:https://www.bmcx.com/
 (二)悉昙字喐(i^)。又作缢、翳。为悉昙十二摩多之一,五十字门之一。(一)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释之为‘一切法灾祸不可得’之义;文殊问字母品释之为‘世间灾害声’;方广大庄严经卷四释之为‘一切世间众多病声’。此伊字系由梵语i^ti(意译为灾祸、疾病)之字首i^而来,故又称‘灾祸之伊字’。(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八另出二释:(1)解释为自在之义,系由梵语i^s/a(音译为伊沙,意译为自在、主宰)、i^s/vara (音译为伊湿缚啰,意译为自在天)之转释而来。(2)解释为嫉妒之义,系由梵语i^rs!ya^ (音译为伊利沙,意译为嫉妒)之转释而来。[文殊师利问经卷上、悉昙三密钞卷上末、悉昙藏卷五、卷六]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诚华便民查询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联系我们
接口调用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4 便民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0022420号-1 闽B2-20210351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