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大辞典
接口调用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云居寺

摘自:中国百科全书(佛教篇)

  以庋藏碑版石经和供养佛舍利闻世的中国佛教古刹。位于北京房山石经山(原名白带山)。隋代幽州(今北京地区)沙门静琬始建于大业(605~618)年间。该寺除本身建筑外,尚有九个藏经洞和施茶亭等设施。在隋、唐、辽、金、明五代皇室、官员和佛教信徒的捐施与支授下,千余年中共刻造、庋藏经碑1.4万余块,除去重复刻造者外,计刻经1100余部,刻工精湛,为中国佛教文化珍品之一(见房山石经)。
  隋仁寿(601~604)年间,静琬曾从随文帝处得到佛舍利(为印度僧人所献)三粒,于大业年间安置于雷音洞(第五藏经洞)内。据明德清《涿州西石经山协音窟舍利记》载称,明万历二十年(1592)三月六日,达观可禅师曾奉万历皇帝朱翊钧之母慈圣皇太后旨意,将雷音洞所藏佛舍利迎入慈宁宫供养三日,后又放回原处。其后情况鲜为人知。直到1981年11月,在修缮雷音洞地面时,始发现原佛座后地下5百米有一竖穴,内藏石函、银函、玉函等五个,以函套函的方式密封。经启封,外层为汉白玉石函,函盖和函内分别刻有铭文,记述明万历年间首次发现隋代所藏佛舍利的情况;第二层为青石函,盖上刻有“大隋大业十二年岁次丙子四月丁卯朔八日甲子于此函内安置佛舍利三粒愿住持永劫”36字铭文;第三层为汉白玉函,盖上有“佛舍利”及上下款26字;第四层为镀金银函,内藏木质彩绘香珠一颗,珍珠十一颗;在第五层的白玉函内,始见佛舍利两粒,珍珠两颗。经近年来反复考证,确认为1300余年前静琬安置在雷音洞的佛舍利。据有关专家推测,原藏三粒,今存两粒,可能是在明万历年间迎入宫内供养过程中遗失。 更多:https://www.bmcx.com/
  1987年4月28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北京宣布这次发现经过及考证结果。5月5日,北京佛教界在广济寺举行隆重法会,迎奉佛舍利。云居寺修复后,仍归雷音洞供养,接待各界观瞻。(吴铭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诚华便民查询

1、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
2、进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
联系我们
接口调用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4 便民查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0022420号-1 闽B2-20210351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673号